最新研究:火星发现固态内核证据 半径600千米左右

新闻探索 2025-09-14 20:27:30 3

已知火星核至少为部分液态,最新证据左右但之前一直无法确认火星核是研究否存在固态成分,相关研究因此备受关注。火星反唇相讥网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9月3日夜间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领衔并联合美国高校合作者共同完成的发现一篇行星科学论文称,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任务的固态探测数据,他们研究发现火星固态内核的内核证据,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半径进一步计算,还将火星内核半径限定在600千米左右。千米

论文通讯作者、最新证据左右反唇相讥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孙道远教授表示,研究本项研究的火星重要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火星和类似行星天体的性质和演化。

论文第一作者、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慧星介绍说,固态合作团队利用“洞察”号任务采集的内核火星震数据研究火星内核的结构,从数据中成功识别出两个重要震相:一个是半径穿过内核的震相(PKKP);另一个是提示存在固态内核的关键反射震相(PKiKP),而这一震相此前已在地球和月球研究中被证实。

合作团队指出,PKKP震相的火星震波抵达火震仪的时间,比当前仅考虑液态核的火星速度模型所预测的时间提早了50-200秒,进一步说明火星中心存在高速的固态内核结构。

《自然》同期发表国际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成果,为火星有固态内核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并带来火星演化的新信息。

孙道远透露,在此次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后续将进一步结合矿物物理学约束火星核的物质组成,以深化对火星演化历史的理解。此外,还将结合动力学模拟,力图重建火星核的演化过程,为火星磁场的起源与演变机制提供关键线索。相关研究方法未来也将应用于月球探测数据,以期更精确地揭示月球深部结构特征。(完)


【责任编辑:李昭】
本文地址:http://yongchuan.haskj.com/html/774c7559847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专访|服贸会对全球融合发展贡献显著——访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戴二彪

“普特会”后欧洲强调维护乌领土完整 普京重申希望和平解决危机

德经济界人士:美在贸易谈判中不断更改立场失去可信度

稻田变景点 增收路更宽

2025阿尼玛卿生态体育文化节拉开帷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