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个红包,人被警察带走了?这些习惯隐藏着诈骗风险

新闻中心 2025-09-15 07:07:25 1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抢红包”被警察带走

打个取件电话被骗

扫个码钱被转走了

刷着短视频接到“客服”电话

……

如今,抢个红包诈骗几乎无处不在

甚至与日常生活习惯“绑定”

一不小心就会落入

伪装成“馅饼”的人被陷阱

警报君整理了一系列

容易无意识落入的诈骗圈套

希望大家打醒十二分精神

避免遭受钱财损失

全国——

浙江:一家人组队“抢红包”,六人被刑拘

“我们抢个红包,警察釜中生鱼网为啥也被抓了?习惯险”当民警上门的时候,六名犯罪嫌疑人还一脸疑惑,隐藏这是着诈怎么回事?

以下是真实自述:

我叫小葛,是骗风一名打工人。一天下午,抢个红包我正闲来无事躺着刷短视频,人被一条兼职视频吸引了我。警察“招聘日结工,习惯险抢红包”“动动手指日入100-150元”……心动的隐藏我,同意了对方的着诈要求。

操作也很简单,骗风对方将我拉进微信群,抢个红包有人会在微信群里发红包,抢到红包后将钱转账给指定账户就行,工资就是抢到红包的百分之五。抢得越多,赚得越多。

竟然有这样的好事,这钱一看就来路不明,釜中生鱼网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秉承着,有钱大家一起赚的想法,我叫来了家里人一起抢红包,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

但好景不长,我们的微信竟然被封了。抢红包“赚来”的钱还在微信里,这让我们欲哭无泪。没多久,民警找到了我和我的家人,告知我们涉嫌违法犯罪,我们如实交代了所有的事实。

目前,葛某等六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手段诱骗群众“协助”其完成诈骗犯罪,很多群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为了赚“快钱”沦为“工具人”。

警报君说:

这个案例值得转发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甘肃:打一个取件电话,73岁老人被骗72万元

购物、取快递,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近期,一种以 “取件短信、取件电话” 为幌子的新型诈骗手段悄然出现,不少人因此遭受了财产损失。

日前,市民孙阿姨接到陌生来电,对方称其有一包裹未签收,询问详细情况,对方提供一陌生号码让其自行联系。拨通电话后,对方称其开通了“抖音会员”,每月扣费800元。其要求关闭,对方让其点击链接下载“铛铛”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之后,按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并多次进行人脸识别操作后,与对方失去联系,ATM机查询发现余额少了72万余元,怀疑被骗,遂报警。

警方拆解骗术,四步掏空钱包:

1、冒充官方客服攻破信任:骗子先冒充快递客服,发送取件码信息或拨打电话,获取受害人信任后。

2、虚构天价扣费制造恐慌:谎称抖音平台发来的扣费告知书,称“开通了抖音会员,如不关闭,每月自动扣费800元,一年将扣除9600元”,引起受害人的恐慌。

3、诱导安装远程操控软件:以“协助关闭会员能”为名,引导受害人从非正规渠道下载“互联云”“抖音会议”“腾讯会议”等恶意软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4、人脸识别+黑屏障眼法:骗子远程登录受害人手机银行APP,趁“人脸核验”时制造黑屏假象,实则完成转账操作,资金瞬间被转移。

同时,警方强调,“屏幕共享”功能是此类诈骗得逞的关键技术环节。其本质是通过远程控制类APP实时投影手机或电脑屏幕,操作权限同步“转交”给对方。一旦点击“同意共享”或“授予权限”,对方就能看到屏幕上的所有内容(包括密码输入、解锁过程),甚至直接操作设备,如同“隔空使用你的手机”。

警报君说:

陌生包裹不要管!不要管!不要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广东——

广州:取快递扫个码,损失10万余元

取快递时随手扫个码,竟扫出10万余元损失?近日,广州市花都区郭女士的遭遇,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事情起因是:郭女士在菜鸟驿站取快递时,拆开包裹发现,除了自己买的商品外,里面还有一张印着“百亿补贴商家回馈”的活动单。出于好奇,郭女士扫描了活动单上的二维码,殊不知这正是骗子精心设下的陷阱。在对方一步步的诱导中,她落入了刷单返利的圈套,等反应过来时,10万余元已经打了水漂。

警方介绍,“快递+刷单”新型骗局,套路主要分为三步:

1、“免费礼品”诱饵:骗子在快递里放“中奖券”“补贴单”,印上眼熟的APP标识伪装成平台福利,降低你的戒心。

2、假活动藏真骗术:扫码后跳转到高仿页面,号称“刷单即得高额返利”。先抛几单小额返现当甜头,让你信以为真,一步步走进骗子设好的圈套。

3、连环套榨干钱包:一旦你投入大额资金,骗子便会以“账户异常”“任务未完成”为由,诱导你支付保证金、意愿金、解冻费……一环套一环,直到你的钱包被榨干!

警方提醒,不想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要记住三点!

不扫码:快递里塞的陌生二维码,别犹豫,直接扔垃圾桶!

不贪利:天上不会掉“金钱补贴”,刷单返利都是诈骗!

不转账: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都是诈骗!

警报君说:

醒醒!天上不会掉“补贴”!

深圳:老人刷短视频,落入诈骗陷阱,被骗14万元

闲来无事,不少朋友都会拿出手机刷刷短视频打发时间、缓解压力,老年人也不例外。然而,爱用短视频平台的网友们注意了!近日,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提醒:只是看看视频,深圳七旬阿姨被骗14.7万元,家中有老人的务必警惕!

"我就是看看视频,怎么就被骗走14万元?"深圳70岁的易阿姨(化名)至今仍心有余悸。6月24日11时,易阿姨接到“139”开头的来电,对方自称某平台客服,说易阿姨5月开通直播服务需每月扣费。易阿姨当即否认:“我从不直播,只看视频!”对方随即以“确实开通了直播,并无法直接关闭,需加密银行卡支付功能”为由,诱导其输入网址下载万讯通、智会通、云会通三款陌生视频会议软件。

在对方操控下,易阿姨一步步走进陷阱:打开网银→提供银行卡密码→完成刷脸认证→输入短信验证码……直到对方索要更多银行卡信息时,她才惊觉被骗!所幸老伴及时察觉,儿子迅速报警。但14.7万元已分多笔转出,部分资金甚至流向境外。

深圳警方提醒,许多中老年人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务必记住:

1、陌生电话不轻信:官方客服绝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2、陌生软件不下载:如接到可疑电话,立即挂断并拨打平台官方热线核实

3、转账汇款多核实:涉及资金操作,务必与家人沟通或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咨询

4、反诈APP立即装: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警报君说:

手机APP千千万,国家反诈中心先下载!

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以上就是本周警报的全部内容啦!

快来关注警报君,get各种平安提醒吧~

素材来源 | 宁波公安、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广州花都公安、深圳反诈

本文地址:http://yongchuan.haskj.com/html/658d159932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青春领航践初心 实干担当显本色 ——记黑龙江移动2025年“优秀共青团干部”事迹

社评/不断强化应急协调机制能力

头牌手记/内银追落后空间大 择机低吸\沈 金

头牌手记/港股整固 为下一升浪作准备\沈 金

中国影像类APP新突破:Wink登顶越南应用总榜

友情链接